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上级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在四川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派驻凉山州盐源县白乌镇长麻村的青年党员干部张曦鹏、王卓蕾立足工作实际,精心谋划民生实事项目与活动,坚持“办群众满意的体育”,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体育动力。
聚焦硬件升级,补齐健身场地短板
长麻村村部篮球场因年久失修,存在场地坑洼、器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体育活动。驻村工作队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投入专项资金,对老旧篮球场实施全面升级改造。经过努力,在今年6月中旬,一座崭新的丙烯酸篮球场在长麻村建成,同时配套5组座椅,惠及村民1000余人。昔日“晴天尘土扬,雨天泥塘”的破旧场地,如今已蜕变为乡村文明新地标。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健身环境,还为召开群众集会、举办民俗表演等活动提供了宽敞的空间和良好的设施条件。
丰富赛事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幸福
赛事推动村民练,培育运动好习惯
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驻村工作队以体育为载体,组织了“乒乓球”周末活动。活动采用名次排名的方式激励青少年积极参赛,并为参赛者准备了丰富奖品。通过这一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运动热情,培育了他们的运动习惯,让体育拼搏进取的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以强健体魄孕育健康心灵。
赛事“吆喝”促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体育工作者的创新优势,在赛事中积极宣传本村特色农副产品。他们以大红袍花椒为灵感,取名“盐源长麻花椒车队”参赛,这一独特的命名方式吸引了众多参赛人员、媒体和观众的目光。在赛事期间,工作队与村干部积极向各方人群大力宣传推介花椒产品,有效提高了“盐源花椒·椒香长麻”品牌的知名度,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渠道。
探索长效机制,推动体育赋能发展
成立运行组织,凝聚体育力量
为确保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驻村工作队协助长麻村成立了村级体育运行组织,并建立了“党员+体育骨干+志愿者”的运行团队。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育骨干的专业优势和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为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开发特色线路,促进产业融合
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思路,开发了“体育+采摘”特色山林徒步与花椒采摘相结合的体验线路。在开展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徒步运动的乐趣,还能亲身体验花椒采摘的乐趣,购买到新鲜的花椒产品。这一特色线路的开发,有效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体育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四川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派驻长麻村的青年党员干部们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让村民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未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深化体育帮扶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为长麻村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体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