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体育部门:
现将《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体育局
2024年3月1日
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
暨体育公园运动会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健身绿道、体育公园及其周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对推动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走出家门,在15分钟健身圈中畅享春色、运动健身,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经研究决定,拟定于2024年3月至5月举办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
绿道健身运动会:绿道新生活 运动向未来
体育公园运动会:智享公园健身 悦动美好生活
二、活动名称
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
三、活动时间
2024年3月—5月
四、活动形式
采取1+10+N的形式开展,即:1个省级主赛场、10个省级分赛场、N个其他市(州)、县(市、区)赛场联动开展。省级主、分赛场承办地根据各市(州)申报确定。
(一)省级主赛场。主办单位为四川省体育局等相关省级单位、四川省体育总会、市(州)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为市(州)体育部门、市(州)体育总会、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冠名为: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省级主赛场)。主赛场设项为3+5+N,即:在健身绿道上开展骑行、健步走、健身跑等不少于3项赛事活动;因地制宜在体育公园中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健身气功、定向等不少于5项赛事活动;在活动期间配套开展潮玩、趣味性和亲子类运动项目体验、志愿服务、科学健身等N项赛事活动。主赛场须积极联动本地有健身绿道、体育公园的县(市、区),共同开展活动。
(二)省级分赛场。省级分赛场须在主赛场启动仪式当天同步启动,结合当地实际与主赛场进行视频连线。分赛场设项为2+4+N,即:在健身绿道上开展骑行、健步走、健身跑等不少于2项赛事活动;在体育公园中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定向、健身气功等不少于4项赛事活动;根据当地健身绿道、体育公园及其周边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配套开展趣味性和亲子类运动项目体验、志愿服务、科学健身等N项赛事活动。各分赛场可联动本地有健身绿道、体育公园的县(市、区)共同开展赛事活动,联动相邻市(州)共同参与。省级分赛场的主办单位为四川省体育局等相关省级部门、四川省体育总会、市(州)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为市(州)体育部门、市(州)体育总会、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冠名为: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XXX市)。并于所有赛事活动结束后剪辑本次运动会不超过2分钟的原视频报送至群体处。
(三)其他市(州)、县(市、区)。其他市(州)、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健身绿道、体育公园及其周边体育设施实际情况,在活动期间自主组织开展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可冠名为“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XXX市(州)或XXX县(市、区)赛场。省体育局可作为提前进行赛事活动报备市(州)的指导单位,报备资料中应含有赛事活动实施方案,且需加盖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公章,并于活动前10天前报送省体育局群体处。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谋划。各市(州)体育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安全有序、以人为本、节俭务实”的原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聚焦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元化的全民健身需求,把健身绿道、体育公园及其周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作为一体,统筹安排谋划,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将办好本次活动作为展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成果重要平台,以及提升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二)精选项目点位,展现多元价值。要统筹考虑本地健身绿道、体育公园及其周边的体育设施特点,精心谋划绿道路线、体育公园点位及“N”项目设置,把亲民、便民、利民、惠民放在首位,突出赛事活动项目的参与性、观赏性、新颖性、科普性。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小众新兴体育项目等,丰富群众多样化健身新需求;展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文化+生活+娱乐+消费等多元业态,发挥体育多元功能;积极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体育引领员骨干力量,打造全龄友好,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新场景,提升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幸福感。
(三)落实安全防范,抓好赛风赛纪。各地体育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和安全管理属地责任,将预防和防范赛事活动安全和赛风赛纪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与公安、气象、交通、旅游、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和落实“四方案一评估一机制”。要结合场地实际匹配赛事活动规模,落实活动现场安全责任人,做好赛事活动组织、安全保卫、医疗救护等保障工作。同时,注重对参加赛事活动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赛风赛纪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遵规守纪意识,杜绝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和事件发生,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四)加强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氛围。各地要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等各级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健身绿道、体育公园中开展的赛事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鼓励毗邻各地互动,营造欢快且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多方位激发全民健身运动热潮。赛事活动安排可与本地年度赛事活动计划相结合。省体育局将收集各市(州)赛事活动信息进行集中传播推广。省级主赛场和分赛场背景板由省体育局统一设计,赛事活动现场其他宣传标语、健身口号等氛围营造由相关市(州)负责,其他市(州)、县(市、区)也要做好相应的氛围营造工作。
六、其他
(一)省级主赛场、分赛场预申报。请有意愿申报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公园运动会省级主赛场和省级分赛场的市(州)、县(市、区)于2024年3月10日之前登陆四川省体育局项目管理系统(http://162.14.66.169/)在“四川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项目”中预填报相关申报信息。申报材料中须上传“组织工作方案(含经费预算)”“宣传工作方案”。根据申报情况,将对确定为省级主赛场、省级分赛场的市州给予活动经费补助支持。
(二)赛事活动信息上报。为总结本次赛事活动成果,请各市(州)、县(市、区)体育部门于2024年6月10日之前将简要活动总结及图片等资料上传至四川省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绿道健身运动会(体育公园运动会)”专区。
(三)运动会主题可根据举办赛事活动的市(州)、县(市、区)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在健身绿道上开展的赛事活动主题为“绿道新生活 运动向未来”,在体育公园中开展的赛事活动主题为“智享公园健身 悦动美好生活”。
七、联系方式
群众体育处
联系人: 王晓桃 谷宁
电 话:028—87026582
邮 箱:53019063@qq.com
附件
四川体育公园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