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局关于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96号提案的复函

A

同意公开

川体202522

罗兰委员:

您所提出的《激活我省山地运动资源 打造天府特色旅游新名片》(第0496号提案)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所提建议,我们会同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四川旅游学院及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现结合我省山地运动发展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四川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号召,立足天府资源禀赋,统筹推动全民健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将四川打造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户外运动目的地。

一、打造户外运动发展新格局

(一)高位推动发展。202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户外运动目的地。2024年,省体育局联合12个省级部门印发《四川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开放路径,建设户外运动营地,培育一批户外运动精品营地,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多人群的户外运动体系,推动体育消费提质扩容。

(二)创新推动融合。支持依托四姑娘山、贡嘎山、曾家山等景区,积极发展山地户外、冰雪运动等项目。拓展体育场馆文旅场景应用,支持引入康养休闲、体育商贸等多元化业态,打造一批多功能型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支持四川旅游学院增设四川户外营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共建山地户外运动装备检测实验室,完善从理论到实践再总结提升的科学循环。

(三)多维度求突破。与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阿坝州四姑娘山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山地户外型5A景区,在攀岩、攀冰、漂流、露营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项目,设立了国内景区首个山地户外官方管理机构,编制了国内首部山地户外管理体系和山地户外系统开发规划,成立了国内景区首支高山应急救援队,成立2所山地户外运动学校,培训了超300人规模的山地户外领队。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户外资源普查、打造精品线路、培育精品赛事、建设户外营地、编制户外标准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多方协力推进创新融合

加快形成环成都平原户外游憩带及川西山地、川南轻户外、川东低山、盆地休闲“一环四区”户外运动区域布局,推动彭州等5个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县先行先试。开展户外运动资源普查,按“雪山、峡谷、草原、江河、古道”五大主题重塑空间格局。指导各地加强宣传渠道建设和内容生产,加强滑雪、漂流、骑行、徒步、登山、攀岩、研学、自驾等山地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宣传推广,利用在省外的文旅展会和推介会,加大对全省山地运动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助力山地旅游发展。落实《四川省研学旅游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体育、自然资源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研学旅游资源。推动研学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体育、文旅、商务、农业、林草等部门的联合联动,带动融合发展促进消费提升。

三、补链强链推动产业新提升

2022年,省体育局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品牌塑造、产需对接、要素保障等方面重点支持包括户外运动装备在内的制造业发展。先后培育了太子岭滑雪场、虹口漂流、四姑娘山、尖锋旱雪场、鸿星尔克(绵阳)实业有限公司等30余个国家级(省级)户外运动项目和户外运动装备制造单位,给予奖补资金超过1500万元,助力体育企业发展壮大。编制《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规范》《四川省体育服务综合体等级划分》两个地方标准,为不断推动户外运动组织标准规范打好基础。阿坝州利用四姑娘山提供户外运动服务每年为当地带来超6000万元效益,有力助推当地脱贫致富。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市(州)对以森林等为基础开发的山地运动旅游项目,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鼓励村集体流转林地经营权,按比例分红反哺集体发展,同时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助推共同富裕。

四川省体育局

2025年4月17日

(联系人:李  毅;联系电话:1343890202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