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局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325号建议的复函

A

同意公开

川体202534

张玉娟代表: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冰雪运动用地保障的建议》(第14040325号建议),我们会同自然资源厅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我省冰雪运动发展实际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49号),充分发挥四川“暖雪”优势,抢抓机遇发展冰雪运动。

(一)合理保障冰雪用地需求。积极引导冰雪产业用地控制规模、科学选址,并纳入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重点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项目,指导各地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快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对利用现有山川水面发展冰雪场地设施,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按原地类管理,涉及土地征收的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对选址有特殊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镇和村庄建设用地指标以外的重大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可按单独选址项目安排用地。对非营利性的冰雪运动项目专业比赛和专业训练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有偿使用,可以协议方式供地。

(二)强化冰雪规划政策支撑。省委、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大力支持推动发展冰雪运动,对包括冰雪在内的新建户外运动基地(营地)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省体育局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开展冰雪运动资源普查,推动冰雪运动产业结构优化,强化冰雪运动服务支持,加强冰雪运动安全及标准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通过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实施健身设施建设项目。“体育贷”已支持冰雪运动项目累计低息贷款金额3900余万元,融资补贴89万元。

(三)竞技运动激发全民冰雪。四川是南方地区率先成立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以高水平冰雪竞技水平引领冰雪运动开展。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上四川代表团共获得32金26银30铜共88枚奖牌,创历史最好成绩。竞技体育项目655名运动员参加169个小项的角逐,首次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中跻身金牌榜、奖牌榜、积分榜前3名。特别是余烽、刘光深、梁越、马世馨等泸州籍运动员,在冰壶、自由式滑雪等冰雪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有效激发广大健身群众投入到冰雪运动中,推动冰雪消费持续提升。

(四)丰富冰雪运动赛事供给。近年来,四川培育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南国冰雪节等本土IP,积极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冬游四川消费季”等活动。每年举办省级冰雪赛事活动超20余场,带动300余万人次参与。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指出“2024—2025雪季,四川滑雪场场均客流位列全国第2”。今年,四川省体育局印发《四川省引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激励奖补实施细则》,对引进在川举办纳入名录库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单位,将按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可达600万元,将有效促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消费升级,提升城市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冰雪场地供给。鉴于目前我省降低用地成本,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地仅仅在工业用地方面开展,自然资源厅将积极探索其他性质用地采用该种方式供地的普适性。

(二)提升冰雪专业水平。选拔高水平专业教练,物色优秀运动员苗子。开展滑冰指导员、滑雪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培训认证。鼓励引导冰雪项目退役运动员转岗从事冰雪运动行业,提高冰雪运动社会水平。

(三)丰富冰雪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引进高水平冰雪赛事活动,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冰雪赛事活动。谋划全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引导西岭雪山、曾家山、巴山大峡谷、鹧鸪山、四姑娘山等旅游景区完善冰雪场地设施,增加各类时尚、新颖的冰雪运动消费场景,拓展冰雪运动参与人群,促进冰雪运动消费。 

(四)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冰雪运动和相关产业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冰雪运动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形成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合力。优先支持冰雪体育用品领域成长性强的企业,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引领、规模扩张,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

(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我省清洁能源优势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抓住国内外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对接国际国内知名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和知名体育品牌国内代工企业,积极承接冰雪运动装备相关产业转移。



四川省体育局

2025年7月15日

(联系人:李  毅;联系电话:1343890202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