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局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20号提案的复函

A

同意公开

川体202533

尊敬的欧阳凤盈委员:

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四川体育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促进川港两地体育及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第1320号)提案已收悉。针对您所提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征询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等单位协办意见,经研究,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全省自上而下高度重视,为持续创新推进传承工程,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019年7月,省委宣传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四川武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川体发〔2019〕16号),强化上下联动,对武术文化传承,特别是以峨眉武术文化为载体的发展、宣传、保护与普及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一、十四五期间武术文化传承发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武术名拳名家影像记忆工程。十四五期间实施了四川省武术名拳名家影像记忆工程,对省内的武术名人和代表性拳种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进行补充调查和深入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地区的拳种拍摄记录、各武术名家人物专题拍摄和网络云博物馆的建设,参与拍摄人员达200余人,整理记录了300多项拳术套路。并开展了四川省武术名拳名家口述史调研展演活动,全省各地480余名武术爱好者参加。同时,启动四川省武术名拳名家口述史编写工作,组织专业编写团队走访了成都、南充、遂宁等11个市(州),采访老拳师武术传承人共计116人,已完成撰文编写93人。

(二)挖掘整理传统武术,出版教程。为做好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积极保护传统武术,带动传统武术的传播和推广。十四五期间出版了《峨眉武术枪法》《峨眉武术枪手》,让更多人对峨眉武术有更系统地了解和学习,推动峨眉武术在中小学生中的推广。截至目前,全段位考评点达80余个,段位考评员1000余人

(三)提升教练员、裁判员专业素质。十四五期间先后举办了四川省武术套路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岗位培训班武术散打、搏击教练员、裁判员岗位培训班武术文化传承工程武术项目培训班、太极拳项目培训班、鞭杆研修班、段位考评员培训班等多项培训人数达到4000,为规范我省武术项目从业、执教人员资格,提升教练员、裁判员综合业务水平以及对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搭建赛事平台,推动武术赛事发展。十四五期间先后举办四川中国古典武艺交流大赛、四川省传统武术名人明星争霸赛、四川省太极拳锦标赛、四川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巴蜀武术国际交流大会等活动,为习武群众提供了适宜的展示平台,在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同时成为了最受四川群众喜爱的武术品牌赛事。十四五期间举办省级以上竞赛、培训及交流活动60余场,参赛和培训2万余人次,逐步形成覆盖全省、贯通各年龄段的竞赛体系。组队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太极拳比赛选拔赛暨2024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西部赛区),荣获42银的优异成绩,获得总决赛参赛资格。

(五)实施青少年能文能武培养计划。积极推动校园武术文化传承发展、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生活十四五期间,先后举办了奔跑吧少年全国武术短兵锦标赛(四川站)、四川省学生武术套路、散打锦标赛、四川省青少儿武术大赛、四川省学生武术套路公开赛暨四川省校园武术成果展演活动等赛事活动,全省参赛人数累计达20000余人丰富了青少年校园文化生活。

二、与港澳地区开展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情况

一是组织参加第十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我省16名运动员在武术短兵项目中荣获71银,在武术套路项目中获得1033铜的优异成绩。二是组队参加第十六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我省27名运动员参赛并取得33199铜的佳绩四川省武术协会被大赛组委会授予全球发展武术运动贡献奖三是组队参加汉服杯第十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我省10名优秀运动员参赛183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与香港文化机构等加强对接联系,提供资金支持,在赛事举办、人才培训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协调境内外媒体做好峨眉武术形象宣传,加强峨眉武术国际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打造品牌活动峨眉杯未来之星国际武术大赛(成都站)为基础,联合香港打造川港武术巡回赛,每年交替在两地举办,融入巴蜀武术与香港武术流派展演推动赛事与文旅结合,开发峨眉武术体验线”“港武术文化之旅等文旅产品。

(三)做强赛事产业。继续办好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等国际赛事,不断提高办赛水平,主动邀请国际友人和各级媒体走进峨眉体验峨眉武术,积极拓展峨眉武术国际传播朋友圈。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在川港两地中小学推广武术操、武术文化讲座,培育青少年传承群体。计划8月在成都市双流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举办2025峨眉杯未来之星国际武术大赛(成都站)。

(四)加强人才交流。建立川港武术人才互访计划,每年由四川省武术协会选拔10名四川青年武术教练赴港开展为期1个月的交流教学。同时,建立川港武术人才数据库,实现两地教练、运动员资源共享。

四川省体育局

2025716

(联系人:邹魁;联系电话:13881790371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