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局关于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735号提案的复函

A

同意公开

川体202541

喇明英委员:

您所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我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735号提案)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所提建议,我们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省委外办、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冰雪运动协会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四川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冰雪运动的决策部署,变“冷冰雪”为“热消费”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四川独特的地形地貌,赋予了独树一帜的“暖雪”优势。在四川境内,终年积雪不化的雪山超过10座,季节性雪山更是星罗棋布,四川冰雪资源丰富,现有冰雪观光旅游景区47个,建有冰雪场地35家(含旱雪场),在西南地区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中位居前列。截止目前,四川运动员在冬季项目的世界和全国各类赛事中共夺得89金、89银、70铜,奖牌总数达到248枚,有力激发带动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但随着国家“南展西扩东进”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日益增长的需求,我省冰雪经济发展还有待提升。

一、持续做好冰雪经济顶层设计

202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将户外运动产业纳入体育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省体育局联合12个省级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冰雪运动产业纳入区域协同发展规划,以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人才为核心,推动各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对场地建设、人才培养、赛事供给等进行系统谋划,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冰雪运动胜地,构建我省冰雪运动发展“一盘棋”的新格局。印发《四川省体育局促进赛事经济发展8条措施》,支持各地积极承办包括冰雪在内的全国性全省性重大体育赛事,按标准给予30万元至3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下一步,我们将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力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建圈强链”工作安排部署,会同相关单位部门,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文件推动我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探索创立成渝地区冰雪经济一体化联盟

联合重庆市编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3—2025年)》,结合川渝文旅资源禀赋,联动推出“成渝冰雪运动体旅精品线路”,整合西岭雪山、曾家山、金佛山等高人气雪场,开展滑雪节、温泉节、冬季美食节等主题消费活动。会同重庆市体育局开展“喜迎2022北京冬奥会 热选川渝十大滑雪胜地”活动,评选出热雪奇迹、峨眉山滑雪场等滑雪胜地。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重庆市借助四川冬季旅游消费季和重庆冰雪运动相关活动,整合两地文体旅资源,推动冰雪运动跨区域合作,通过举办滑雪赛事、滑雪研学、滑雪培训等活动,提升川渝冰雪运动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整合冰雪旅游、运动装备、赛事运营等相关信息,不断促进川渝两地冰雪资源要素的融合互动与加速流通。

三、打造南国冰雪丝路新平台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冰雪场地供给,支持鼓励现有19家滑雪场增加雪道,不断提升体验能级。依托 “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主题,构建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本地自媒体达人联动的宣传矩阵,持续提升四川冰雪旅游的美誉度与影响力。支持发展国际电竞赛事,会同省电竞协会探索开展冰雪电竞赛事体验活动,大力发展文创、旅游、餐饮、住宿、商业等赛事关联产业。支持各地办好西岭雪山南国冰雪季、融创熊猫冰雪季等主题活动。引导快手、美团、小红书等电商平台抢抓冰雪消费新机遇,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市场推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对外宣介四川在中国南方冰雪资源的绝对优势,充分利用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窗口,做好四川冰雪旅游宣传。加强与友好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用好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探索将四川打造为东盟国家游客“人生中第一次滑雪旅游”目的地。积极举办国际性冰雪赛事和消费节等活动,助力打造南国冰雪丝路新平台。

四、不断壮大和引入冰雪经济主体

近年来,省体育局大力培育本土冰雪领域体育制造业企业,支持尖锋旱雪(全国首家生产“旱雪企业标准”的企业)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持续强化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打造四川冰雪制造品牌。推出“天府体育贷”为阿坝州太子岭滑雪场、加中冰场累计提供3958万元贷款金额,做到“精准放贷+贴息支持”。充分挖掘整理四川冰雪资源,积极推动“跟到赛事游四川”等品牌建设推动农商文旅体教康多元融合发展。实施“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累计支持打造热雪奇迹、曾家山滑雪中心等4个“脉动健身”体育消费新场景。四川共获评国家级冰雪品牌15个,成都大邑县西岭雪山成为南方唯一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四川已成为全球冰雪运动爱好者向往的目的地。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重点围绕户外运动新场景,积极支持冰雪体育用品成长性强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着力引进冰雪装备研发、生产制造企业落户四川,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从装备制造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培育冰雪经济相关人才,依托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等应用型高校的休闲体育、文化旅游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全面推动产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实施“消费+”行动,拓展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商文旅体教康”多元融合发展,鼓励创建一批冰雪主题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个性化、差异化、高质量的冰雪旅游产品。

五、积极探索冰雪经济新模式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冬游四川消费季”活动,多维度呈现冰雪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和新玩法。打造冰雪多元品牌,举办四川省全民健身冰雪季、趣味冰上冬夏令营、冰雪“四进”(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等标志性赛事和特色品牌活动,形成“四季可参与、全域有特色”的冰雪运动格局。推广成都大力培育旱雪青训经验,拓展冬季以外滑雪爱好者的体验路径,助力四川扩大冰雪人口。

下一步,我们将冰雪资源与民族风情及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个性化、差异化、高质量的冰雪旅游产品,打造川西特色冰雪文化符号。通过拓展“冰雪旅游+民俗旅游”产业链带动直接就业岗位增加,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支持依托四姑娘山、贡嘎山等景区,积极发展户外运动、冰雪运动等项目,按场景分类开发岗位(如营地管理员),让农民“就地上岗”。推动特色产品产销对接,借助冰雪经济流量,将地方农产品、手工艺品转化为“网红商品”,不断激发川西高原经济新场景。



四川省体育局

2025年9月26日

(联系人:李  毅;联系电话:1343890202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