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晚,达州市体育中心内灯火璀璨,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达州队对阵遂宁队的“川超德比”激战正酣,看台上球迷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赛场之内是体育竞技的热血拼搏,赛场之外则是夜间消费的火爆场景。这场焦点赛事不仅为球迷带来了视觉盛宴,更成为激活达州夜经济的“强引擎”,带动餐饮、酒吧、体育文创等多业态实现“爆发式”增长,上演了一场烟火气与体育魂的精彩共振。

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位于达城西外塔沱湿地公园旁的珑樾湾商业外摆试点区餐饮一条街已提前进入“战时状态”。18时许,在现场,沿街餐馆内座无虚席,延伸至人行道的外摆区域也早早满员,火锅的麻辣鲜香与烧烤的焦香在空气中交织,升腾的烟火气中满是消费的活力。“早就预判到球赛会带来大批客流,我们提前加了5张桌子,还把营业时间从凌晨2时延长到4时。”一家烤鱼火锅店老板一边指挥员工快速传菜,一边向作者介绍,为抢抓赛事商机,店里特意推出“观赛套餐”,不仅指定酒水免费,招牌烤鱼也有优惠,“平时这个点上座率刚到五成,今晚不到一个小时就坐满了,预估营业额能比平时增加一半”。
鲜货烧烤大排档店长李思思的忙碌程度丝毫不亚于隔壁餐馆。她手中的点单设备不断响起,刚给一桌客人上完烤串,又被另一桌的催单声叫住。“上次10月2日对阵成都队的比赛,开赛不到半小时菜就卖空了,这次我们提前备了比上次多三分之一的食材。”李思思直言,根据上次的经验,晚10时比赛结束后还会迎来第二波夜宵高峰,店里已经加派了人手随时待命。在店内,10余桌客人中,有6桌都在热烈讨论即将开始的比赛。“我们5个都是达州队的死忠粉,特意提前来吃晚饭,吃完去看球,赛后还要回来续摊。”市民李磊举着啤酒杯说,以前看球多是在家点外卖,如今餐饮街的氛围让看球更有仪式感,和球友边吃边聊、为球队呐喊的感觉格外过瘾。

如果说餐饮街是球迷赛前的“集结地”,那么商业综合体里的酒吧则成为观赛的“第二主场”。20时许,仁和新城某酒馆内突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达州队踢进了全场首球。酒馆的舞台大屏正全程直播比赛,原本安排的驻场民谣歌手暂时停演,所有灯光和视线都聚焦于赛场画面,数十名球迷紧盯屏幕,进球瞬间的集体欢呼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为了这场比赛,我们提前一周就开始筹备了。”酒馆店长陈永亮介绍,针对“川超”赛事,店里推出了球迷专属福利,运营保障上更是做足文章,将员工排班从3班增至4班以应对客流高峰,还储备了藿香正气水等应急物品。客流数据直观展现了赛事的带动效应:19时至19时35分赛前时段,上座率已达50%;比赛进行中,客流持续攀升;赛后上座率更是飙升至100%,营业额较上周同期翻了近两倍。“家里看球太冷清,在这里进球了能一起欢呼,输球了能互相鼓劲,赛后再小酌几杯,这才是看球的正确打开方式。”比赛结束后,球迷陈先生带着球友续点了酒水,脸上满是意犹未尽的笑容。陈永亮补充说,除了现场布置,酒馆还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提前宣传球迷专属活动,进一步放大了赛事的消费热度。

赛事的消费拉动效应远不止于餐饮和酒吧。体育中心周边的便利店、体育文创店也纷纷迎来消费小高峰。一家体育用品店老板直言当晚的销售记录:印有“达州队”字样的围巾、球衣卖出30多件,加油手幅、定制徽章等周边产品也销量可观。“下午就有球迷陆续来买周边,比赛结束后又有一波高峰,很多人都是穿着球衣直接来的。”该老板说。
“一场球赛激活了整条消费链,这是‘体育+夜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达州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达州持续推动夜经济升级,通过塔沱湿地公园餐饮街外摆试点、商业综合体夜间业态创新等举措,不断完善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为赛事消费提供了坚实基础。此次“达宁德比”带来的客流爆发,充分印证了体育赛事对消费的强劲带动作用。

该工作人员透露,下一步达州将进一步深化“体育+”融合发展模式,结合更多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优化夜间消费场景,推动体育激情与城市烟火气深度融合,让夜经济的烟火气更浓、消费活力更足,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