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点事并不难,难的是主动去做事、做好事。”广安市邻水县袁市镇中心小学体育教师魏春燕如是说。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非常时期,她用自己的信念、担当、执着,默默地为抗击疫情奉献着青春热血,演绎着朴实而生动的体育教师“抗疫”赞歌。
救急:以主人的态度
1月23日,当武汉封城的命令发出后,邻水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紧急行动,当天便召开了学校主要领导参加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工作会。根据会议要求,学校要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值班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进出校园必须登记、测量体温。
年关时节,哪里去筹备这些物质呢?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晚上十点多,魏春燕在QQ里给分管领导刘全主任留了言:刘主任,听说学校目前急需额温枪、口罩,我老公刚从外地回来,带了两只额温枪和100个口罩,如果学校急需用,我就送给学校吧!看到这条信息,刘主任喜出望外,庚即和魏春燕联系,第二天早上,魏春燕把额温枪和口罩准时送到了学校,交到了刘主任手中。有了救急物质,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学校是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必须严防死守,不能有一点闪失。为了开学准备工作,每个班至少配备1把额温枪,每个老师每天至少准备两只口罩。我们算下来,要五十多把额温枪和几千只口罩。在这“三十天的甑子——家家都需要”的特殊时期,哪里能买得到这么多呢?我们在网上订购吧,突然停止供货;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吧,又是漫天要价。这怎么办呢?魏春燕主动“请缨”,充分利用自己的同学、朋友、亲戚,特别是利用老公的人脉,到处打电话,有时一天是几十个电话。因为一边要向学校领导汇报价格、数量、款式,一边又要和供货商讨价还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魏春燕的努力下,学校的防控物资正在逐步得到落实。魏春燕就是这样一个主动为学校、为集体分忧的人。
补位:以义工的精神
尽管现在还没有明确开学时间,但学校抗击疫情的工作一天也没有停步。哪里需要她,她都会主动去帮忙。
为了帮助学校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努力,魏春燕老师本来春节准备回邻水的家,也因为这个疫情留在了袁市。每当她往学校跑的时候,两个尚年幼的孩子都拉着她的手,要跟着到学校,魏春燕总是狠心地将他们“抛下”。
一句“疫情时期、不上街、不聚集”,便把孩子甩在了身后。在校内居住人员大排查中,由于学校校区分散,和镇中人员有交叉,甚至还有社会人员居住在校内,排查困难较大。她主动和刘主任一起,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登记、讲解要求。校园本来安排了清洁工进行打扫,但校园落叶乔木较多,可能清洁工前脚才走,又落叶满地,她都会主动去进行清理。特别是我们门卫工人,居家比较远,回家吃饭往返要1个多小时,这个时候门卫管理就成了空档。魏春燕听了门卫工人的苦衷,她主动说道:应师傅,你回家吃饭的时候,学校的门卫管理就交给我嘛。
一直以来,她都这样默默地补着这个位,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讲疫情防控的要求。这时,她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胳膊上佩戴了一个“护校队”的红色袖章。有了这个身份,她的工作就更“大胆”了。应师傅回来后,她又走出校门,到附近有人群聚集的场合作宣传。老乡们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不理解政府的做法,甚至对她白眼相待。她说,只要大家能遵守规定,早日结束疫情,受点委曲也值得。
表率:以师者的态度
“在防控疫情严峻形势下,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珍惜宝贵假期,不过度施加压力,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学校校把体育锻炼作为一项重要活动安排进了课程表。
为了做到疫情期间居家学习、锻炼两不误,魏春燕把网络直播体育课当作正事在做。她主动在网上学习居家锻炼的好做法,然后自己再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进行了改编,形成了独特的《小学生居家锻炼运律操》。每天上、下午,在儿童歌曲《一分钱》和《粉刷匠》的伴奏下,各年级开展一次15分钟的韵律操锻炼。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特别是视觉疲劳后,能得到调节和放松,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除了这些,她还指导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居家花式跳绳、利用客厅打乒乓球、在床上做仰卧起坐、做下蹲等居家锻炼的好形式。
魏春燕,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热心肠的人,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她不是党员,但是有党员的觉悟,她不是雷锋,但是有雷锋的情怀。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没有表白、没有显摆,总是这么默默地穿梭、运动在抗疫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