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四川省体育局关于《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17    责任编辑:体育局办公室

logo

四川省体育局

关于《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省体育局起草了《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9月18日至9月24日,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单位:四川省体育局(成都市青羊区大石西路6号)

邮政编码:610071

联系电话:028—87026582

电子传真:028—86623761

电子邮箱:scstyjtycyc@126.com

                                     四川省体育局

                                      2021年9月17日


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是人民群众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建设健康四川和体育强省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人民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3.7%。但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距离新时期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四川体育发展“123456”战略部署,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目标,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群众体育5大工程、13项行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健康四川和体育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健身组织活力进一步彰显,健身赛事活动全域化推进,科学健身服务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19人,建设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100万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

制定《四川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督导全省各地制定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强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夯实全民健身发展基础。

1.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完善行动。“十四五”期间,推动各市(州)完善本级“五个一”工程,即: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公共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公共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各县(市、区)完善“3+X”工程,即: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公园;并选建公共体育馆、游泳馆、健身广场、健身步道、滑冰馆、轮滑场等。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有1个乡镇(街道)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每个行政村(社区)建有1个多功能运动场。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内应积极推广配建智能型健身运动器材。支持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无障碍建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场地设施就近就便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到2025年,统筹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乡镇健身中心、社区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2200个以上。推动各级加大投入,着力完善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2.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提升行动。根据人口规模,居住区和社区建设完善群众举步可就、便捷多元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满足本社区群众基本健身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要求,不达标的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不予通过验收;未达标的既有居住区和社区,要因地制宜逐步配建标准或非标准健身场地设施。

3.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场地设施行动。各市(州)要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前提下,采取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复合用地等模式,解决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难的问题。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河道湖泊沿岸、滩地、旧厂房、仓库、桥下空间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新建或改扩建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统筹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和体育综合体建设,到2025年建成体育公园100个以上、体育综合体500个以上。

4.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增效行动。不断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每年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200个以上。优化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场馆使用效益。鼓励川渝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共建共享。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实施赛事活动全域化工程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每年组织县级以上赛事活动7000场以上,推动全民健身轰轰烈烈开展。

5.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构建行动。省级定期举办省运会、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社区运动会、智力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川籍农民工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市(州)定期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每个市(州)打造5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每种赛事活动每年举办1次以上;每个县(市、区)打造3种以上,每种赛事活动每年举办1次以上;乡镇(街道)每年举办2次以上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村(社区)每年举办1次以上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组织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社区”系列赛事、迎新登高、“全民健身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主题活动。加大冰雪运动推广力度,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带动上千万人参与冰雪运动。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协会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逐步构建五级联动、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体系。

6.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培育行动。支持各地各行业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体育资源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逐渐形成“一城一品”“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新格局,形成群众体育的“四川特色”。推进川渝两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开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到2025年打造形成10个以上在全国或区域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7.重点人群健身活动促进行动。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不断完善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运动干预体系。在具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场所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锻炼的设备设施。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改善老年人健身条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指导。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传承。在职工中大力推广工间操、广播体操。推广适合农民、妇女等人群的体育赛事活动。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公安厅、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电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各市(州)、县(市、区)政府。

(三)实施健身组织全覆盖工程

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助推全民健身铺天盖地开展。

8.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行动。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县级以上的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下沉,促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体育协会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覆盖城乡、富有活力、就近就便的全民健身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依托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结合实际给予场地支持;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健身技能培训等服务,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9.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壮大行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四川品牌,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百万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群众体育志愿服务体系。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5万名以上,建设100万名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激励机制,扩大队伍规模,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提高指导服务率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团省委,各市(州)、县(市、区)政府。

(四)实施科学健身服务普及工程

拓展科学健身服务渠道,丰富科学健身服务载体,灵活科学健身服务方法,创新运动促进健康模式,让科学健身知识普惠全川人民。

10.科学健身知识普及行动。开展科学健身“云指导”。每年制作省级科学健身宣传小视频及图文信息100期以上,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带动各级全民健身科学知识推广普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学校等组织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组织各项目科学健身技能培训,依托各体育单项协会,结合项目特点开展公益性培训,推广普及本项目的科学健身技能和方法,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将科学健身知识推广普及融入赛事活动举办中,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拓展科学健身知识宣传推广渠道。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加大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大力弘扬体育精神,讲好群众健身故事。

11.运动促进健康干预行动。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推动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常态化开展,定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每年组织全科医生、社区医生的“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培训班,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动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防治、体质健康干预等服务逐步开展。推广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锻炼健身方法,不断丰富科学健身方法的选择。推广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八段锦等优秀健身气功功法,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养生和促进健康功效。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委宣传部、教育厅、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电局、省总工会,各市(州)、县(市、区)政府。

(五)实施全民健身智慧化提升工程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效能,开展全民健身“云赛事”、科学健身“云指导”等,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民健身服务智慧化。

12.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改造行动。围绕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水平,推动现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实施信息化改造,提供场馆流量监测、场馆预定、赛事活动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功能。新建(改扩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同步实施场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场馆开放使用效益,鼓励加大智能健身设施建设。到2025年,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升级改造100个以上。

13.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一张网”行动。建设省级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推动省、市(州)、县(市、区)建设集全民场地设施、健身群众组织、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信息于一体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身设施查询、健身场地预定、体育培训报名、科学健身指导、线上赛事活动等服务,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体育设施运营的应用,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一张网”。

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州)、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保障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省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市(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先导作用。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稳步推进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志愿者队伍培训,健全培训上岗制度,完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

(三)加快推动融合发展

深化体教融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培养终身运动锻炼习惯。整合、健全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

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分级推进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并向基层覆盖延伸,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风险、运动伤病的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

促进体旅融合。依托我省丰富的山地与水域等自然资源禀赋,加快推动冰雪、山地户外、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以生态、绿色、共享的规划建设理念打造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一批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户外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积极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全域天府”系列赛等自主品牌,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慧体育等,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打造西部体育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加大“体育贷”推广力度,解决体育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成都建设成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鼓励各市(州)创新体育消费政策、机制、模式、产品,促进体育消费。加快推进星级体育服务综合体等示范载体建设,推广“体育场馆一卡通”促进川渝体育场馆群众共享,做强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推进我省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推动体育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据赋能助力四川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

加强各类健身设施的运行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规范和引导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发展。推动各级体育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信息收集工作,加强赛前研判、赛中指导、赛后评估。加强全民健身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坚持防控为先,坚持动态调整,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